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季節美食--烏魚米粉湯

今天晚餐是烏魚米粉湯

美食缺少照片,因為相機沒電

對我來說,這是一道充滿兒時回憶的季節美食

現在的電視新聞已經很少報導捕獲烏魚的消息

可能跟沿海漁業過度捕撈,烏魚數量變少有關

野生的烏魚數量已經非常少,市場上大多是養殖的烏魚

母親經常慨歎養殖的烏魚味道不如野生烏魚

吃烏魚的季節通常是每年冬至前後十天,這段時間的烏魚最為肥美,也是魚卵與魚鰾最飽滿的時令。

我在網路上找到以下的資料

追溯台灣捕烏的歷史,從康熙年間的「諸羅縣志」,及「台灣通史」中,即記載烏金是台灣漁民三百年來重要的魚貨;而在三百年以前,荷蘭人占領台灣時期,即對來台灣撈捕烏魚的漁民,收取什一之稅,鄭成功時代,捕烏魚的漁船,則要繳納漁稅,領取烏魚旗,才能捕烏魚,鳳山雜山雜嚮:『給烏魚旗九十四支,旗用白布一幅,刊刷烏魚旗子樣,填寫漁戶姓名,縣印鈴記,插於船頭,帶綑採捕』由此可見,台灣自三百七十多年前,荷蘭人占領台灣開始,至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這一段時間中,烏魚洄游的路線,並沒有什麼變化,依然是台灣南部冬季主要的漁業。
野生的烏魚,它的成長完全是依照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從卵孵化至魚苗,經過大海的洗禮到長成,期間經過的時間,大約需要二至三年,才是我們所看到漁船在海上捕獲的烏魚,其最大的魚齡為五齡魚。台灣西海岸的烏魚為底棲性魚類,在海中其主要的食物,通常攝取下列食物:矽藻、藍綠藻、有機性碎屑、橈足類,泥沙及其他浮游性動物。
漁塭養殖的烏魚,一般都是以孕卵烏魚為主,目的就是要養的烏魚都能夠有烏魚子可收,所以在飼養上就不同於野生的烏魚,所投的飼料都是對魚體有利於產生烏魚子的配方,依照陳敏雄先生及養殖戶黃敏勇先生(飼養烏魚有五年的時間)的經驗,當北風開始吹起時,烏魚的卵巢就開始成長,若以節氣的時間來說,就是從「白露」之後開始懷孕生長,大約要經過兩個月或兩個半月的時間成長,才會飽滿。


還是野生的烏魚好吃

小時候,在烏魚盛產的季節,晚餐的桌上,三兩天就會出現烏魚料理

最令我難忘的是晚餐時,全家人一起吃光一鍋美味烏魚米粉湯 的情景

烏魚米粉湯的製作很簡單,光是肥美的野生烏魚就足夠湯鮮味美
材料:烏魚、大蒜、少許肉絲 (也可以不放) 、少許白胡椒粉
做法

  1. 大蒜切細片,魚肉切塊,鍋內放一點點油,蒜白的部分放入炒香盛起。
  2. 鍋內放水(視魚大小),煮滾後將魚肉及肉絲(肉絲也可以不放)放入,務必小火悶煮。
  3. 魚肉熟後放入綠色蒜片,包括爆香的蒜白,加鹽巴調味即可。
  4. 米粉容易吸水,用另外一鍋水煮熟後撈起,食用時將適量的米粉加上魚湯魚肉一起放入碗中即可食用,推薦再加點白胡椒粉更好吃。
  5. 不加米粉,烏魚湯也是很美味的一道湯,同樣做法,但是水量要減少。

2 則留言:

  1. 嘿...第一次聽到烏魚米粉湯咧...我經常炒米粉待客今天改變成烏魚米粉湯果然被誇獎有創意又學了一道菜真好謝謝囉

    回覆刪除
  2. 感謝有同好!~ 這個季節我很也喜歡買烏魚,乾煎或加醬油膏紅燒都很好吃,口感結實,2個兒子也很捧場....可是每次跟別人提起這個季節吃烏魚的喜悅,常會得到的反應是: 應該吃烏魚子或吃魚標才對吧?肉不是會腥嗎?...其實我個人真的比較喜歡魚肉耶 ~ 琇雅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