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端午節


        端午節是家裡重要的節慶,重頭戲當然是媽媽拿手的粽子了,我們家吃的是所謂的南部粽,喜歡用月桂葉來包,母親喜歡月桂葉的香氣,家裡的空地上甚至種了幾棵月桃花,包粽子的時候就在園子裡摘來包就行了。
        今年,我終於學會從備料開始到完成的所有程序,照片上的就是今年的成品,但是今天端午節菜市場上已經買不到月桂葉,只好用竹葉代替。
包粽子真是一件費工費時的大工程,難怪年歲漸增的母親也吃不消這些費工的活,我只得趕快學會這些好味道!

材料(以20顆計)
1、長糯米2斤(舊米比較好)
2、香菇20朵
3、鹹鴨蛋黃10顆(切半使用)
4、花生一斤(剛採得比較好)
5、栗子20顆
6、月桂葉或竹葉40片
7、麻繩1綑
8、紅蔥頭少許
9、五花肉約一斤,可請肉飯幫忙切成20塊
10、五香粉1.5湯匙,胡椒粉、鹽、醬油


準備工作
1、月桂葉或竹葉先洗乾淨、先在熱水煮大約20分鐘,並泡在水裡1-2天,以去腥味
2、花生、栗子都要浸泡8小時以上
3、香菇泡軟備用
4、五花肉用泡過香菇的水、醬油並加入五香粉、胡椒粉滷熟,大約20分鐘即可
5、香菇用滷肉汁滷過放涼備用
6、糯米洗好備用,不要泡以免太爛,糯米含水量高
7、紅蔥頭洗淨後去頭尾,並將外膜剝去,切片備用

做法
1、先用1湯匙的油將紅蔥頭略炒,加入2~3大匙的滷肉汁,將
      糯米及花生放進去炒,不用炒熟,並加入鹽巴調味(2糯米
      大概1~2大匙,視個人口味)。
2、把麻繩分成2把,1把5條,重新打結,這是為了放盡快鍋煮
      可以分成上下兩層,起鍋時才不會太重拿不動。
3、2片葉子包一個粽子,開始包先放入少許的米,再將滷肉、
      鹹蛋黃、香菇、栗子放入,再把米塞滿粽葉包好即可。
4、麻繩一定要捆緊煮出來糯米才Q,不會有縫隙讓水分跑進
      去讓虐米變爛。
5、用快鍋煮省時又省瓦斯,水滾後把粽子放進快鍋,把每串
      10顆粽子分成2批,先後放進快鍋,水要蓋過粽子3公分以
      上,水滾後蓋上快鍋的縮蓋,大約煮45分鐘後熄火,悶個
      15分鐘後開始排氣,洩壓後究可以把粽子拿起來。

大功告成!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初二回娘家

縣市合併彷彿一場災難,忙得我一個月沒有回家吃美味的家宴
年夜飯在婆家吃火鍋,看到滿桌子的火鍋料,我竟有種不滿足的氣,原來吃這件事,反映出我的身心狀態,不過吃火鍋真是體貼忙碌一整年的婆婆媽媽,我不
是對她們生氣,而是自己忙碌了一整年,竟然也渴望美食來餵養我疲憊的身體

每年過年,母親總要忙完娘家宴,讓她的女兒女婿飽餐一頓後,她才肯休息,年復一年,這頓娘家宴也成了離鄉遊子期盼的一刻

清蒸魚
青蔬


台式椒麻雞


司目魚肚湯



自製司目魚肚裹魚漿
煮湯很好吃





炒龍鬚菜





遊子的最愛
炸芋頭丸子






鹽酥烏魚腱(烏魚的胃)









烏魚子炒飯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元旦吃湯圓



原本冬至要吃的湯圓,今年等到元旦才吃,因為這道料理很費工,母親特別等到小妹回娘家時才做,大妹工作忙,母親打算把包好的湯圓冷凍後宅配到台北給她,這樣就全家人都吃到湯圓了!
料理各地不同,口味也差異很大,我們家是台灣南部人,跟北部的湯圓口味不同!

今天吃鹹湯圓,通常在冬至時吃,甜的湯圓不包餡,則在過年、喜事的時候吃,不過母親喜歡變化口味,她說下次要在湯圓裡面包芋頭,中餐沒下鍋的湯圓,到了晚餐,竟然變成金黃色的炸湯圓,也很好吃!但是吃完記得要運動消耗熱量
鹹湯圓的外皮主要材料是糯米製成,叫做圓仔ㄘㄟˋ家裡沒有工具很難完成,小時候看過大人用石磨來做,現在菜市場也可以買的到,很方便。
茼蒿是冬天的菜,媽說天氣越冷,茼蒿長的越快,寒冬的茼蒿不需要農藥就長的好,要吃時令的食物禎是有道理。

































作法


  1. 先熬高湯,通常使用排骨,熬個一個小時

  2. 圓仔ㄘㄟˋ加入麵粉(也可以加少許太白粉),慢慢揉成團,成團的要訣要捏一小塊的圓仔ㄘㄟˋ下鍋煮熟,煮熟的糯米具有黏性(據說萬里長城的石頭中間的黏劑就是糯米做的),加入後就會讓整團的圓仔ㄘㄟˋ慢慢黏在一起,中間還要慢慢加少許的水分,用手勁搓揉至有彈性即可

  3. 餡料主要是絞肉,加入鹽巴、炒過的紅蔥頭、五香粉、胡椒粉、最後加入蔥末攪拌

  4. 將調味好的內餡包成湯圓。

  5. 湯圓要先用另外一鍋水煮熟,時間要視湯圓的大小、皮的厚度而定,水滾後才將湯圓放入,煮的過程要不時攪動鍋底,以免湯圓黏鍋,但湯外皮容易破,要很小心,不然餡料會掉出來,時間大約十分鐘,湯圓浮上來大概就熟了

  6. 茼蒿菜也另外燙熟,以免高湯的顏色變成綠色。

  7. 煮熟的湯圓放入高湯內再加熱,湯中加入一些蔥油酥、芹菜末。

  8. 裝碗的時候再加入茼蒿菜即可。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冬至







明天就是冬至了,家裡的習慣在冬至前一天就會進補,等到冬至那一天則吃湯圓,今晚的主餐麻油油飯,有夠補的,小時候身體虛弱,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我很愛吃補湯,麻油雞名列愛吃的食物前三名,年紀大了現在不敢亂補,已經多年沒吃麻油油飯,今天剛好表哥來訪,帶來大姨親手用糯米團(不知甚麼名稱,希望有人可以告訴我正確的名稱,就是將糯米磨碎,再將水分瀝乾,作湯圓的材料)給母親明天包湯圓,大姨今年得癌症,目前還在化療的階段,收到她親手做的東西,顯示她的身體狀況還不錯,我跟母親都特別有感觸
芋圓跟地瓜圓煮甜湯明天冬至祭拜祖先用,冬至還會吃鹹湯圓留待明天介紹
麻油油飯
材料:尖糯米、雞肉、薑片、麻油、米酒
做法
  1. 糯米煮油飯的水量跟平常煮飯不同,大約4杯糯米3杯水,這3杯水要包含米酒的水分,若加一杯米酒就只能放2 杯水,糯米容易熟,水量要嚴格控制,糯米不必浸泡。
  2. 先在鍋內放入麻油,薑片下鍋炒香,加入雞肉續炒,陸續加入米酒,米酒的量視個人喜好,也有人喜歡放全酒,但記得酒加水的水量
  3. 將糯米瀝乾,先在鍋中加入水量,等水開後,將糯米放入鍋中拌炒,簡單的做法,可直接將拌炒後的糯米跟材料放進電鍋中蒸熟即可,母親習慣在炒菜鍋中小火讓糯米吸收水分,等水分快乾時再放進電鍋蒸熟,放進電鍋時,用筷子在鍋中戳洞,幫助糯米熟透。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菜ㄅㄛ飯(台語)




菜脯就是蘿蔔乾

這道料理是第一次出現在我家的餐桌上

親戚在外頭吃到這道菜脯飯覺得很美味,回家後說給母親聽,母親嘗試她聽來的料理並依對食材的了解,改良了這菜脯飯,結果深獲好評

材料:硬米(又稱長米)、尖糯米、肉塊(三層肉或瘦肉)、香菇、菜脯(蘿蔔乾)、紅蔥頭、醬油、胡椒粉、五香粉

做法


  1. 硬米與糯米的比例為4比1,加入糯米會增加口感的黏度與Q度,煮米的水與米比例1比1,可視個人對米的軟硬度喜好來調整水量,糯米容易熟不需浸泡,硬米則需浸泡兩小時
  2. 菜脯需要浸泡並用清水多洗幾次,把鹽分洗掉,菜脯、香菇浸泡後切塊,紅蔥頭切碎片

  3. 先將香菇、紅蔥頭分別下鍋鮮炒香盛起盤中備用,將肉塊與紅蔥頭下鍋炒香

  4. 香味出來後加入醬油(鹹度自酌,可以讓飯的顏色變黃)將泡米的水倒入炒菜鍋中煮滾,並加入胡椒粉、五香粉調味,水滾後將米放入炒菜鍋中拌炒,小火伴炒,等到水快乾(不能全乾)的時候關火,將先前炒好的香菇、菜脯加入攪拌。

  5. 將炒菜鍋中的所有的米跟料放進電鍋中像平常煮白飯一樣煮熟(外鍋記得放水),即大功告成,油飯的煮法非常類似。

  6. 菜脯本身有鹹度,因此醬油的量要特別斟酌。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糖醋魚

晚上七點時接到母親的手機,你甚麼時候回來?我的糖醋魚剛做好,你今天不拍照嗎?原來,母親也開始每日一菜!(回家時魚已經吃掉一半,只好翻面整容後拍照)

剛開始拍照時,母親覺得這些菜太家常了,有甚麼好拍好寫的,言下之意,這都不是拿手菜,上不了臺面,我說服她年輕一代需要這些食譜,她勉為其難配合,說菜的時候,順便聊聊天,現在拍照的角度,她還會提供意見!

糖醋魚可家常,客人來的時候,上桌也很好看,通常,經過冷凍的魚(不是當天新鮮的魚)母親都拿來糖醋,或者做泰式檸檬魚,這道魚最好當天食用的完畢
材料:通常都用黃魚或吳郭魚、洋蔥、紅椒、糖、醋、番茄醬、太白粉、蛋、番薯粉、香菜
做法
  1. 魚背斜劃上三刀,在切口處抹上一點鹽和米酒(去腥)
  2. 將一顆蛋(蛋白連同蛋黃)打好抹在魚身,沾上番薯粉下鍋油炸,下鍋前油要夠熱,下鍋後轉成中小火,起鍋前用大火逼油,然後先盛盤。
  3. 糖醋醬汁做法,鍋中少許的油先炒洋蔥,然後加入紅椒跟水煮熟,再加入番茄醬、糖跟醋(隨時試味道,確認自己想要的酸度跟甜度),水分跟番茄醬的量要視魚的大小來決定多寡。
  4. 醬汁完成後進行勾芡
  5. 開動前才把醬汁淋在魚身上,把香菜放在上面點綴即可。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家常豆腐

剛結婚的時候,很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廚房(明明就有),由自己來為家人準備晚餐,卻因為住的近,回娘家吃晚餐變成習慣,父親過世後,回家陪獨居的母親吃晚餐更變得理所當然,有很長一段的時間,我會抱怨,這是一種義務,雖然朋友都說我命好,很多時候,不回家吃飯變成一種說不出口的壓力。
今年的女性影展有部片叫克萊兒真命苦,描寫一位中年女性為了照顧獨居且日漸失智的老母親,將母親接到家中照顧,但因家有幼兒,不得已幫母親在附近租了房子住,那房子看起來其實很舒適,他還請了鋼琴家教老師到家裡陪母親彈鋼琴,用盡方法找居家照顧,盡管母親告訴她獨居其實沒有不好,克萊兒始終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有一天克萊兒崩潰了,她無法承受同時照顧母親與自己的家庭,我記得她哭著說自己,發現原來自己是自私的,她需要擁有自己的空間,那部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克萊兒總是忙進忙出幫母親找照顧資源,幫母親打掃房子,就是沒有空下來坐下來陪母親喝杯茶,聊聊天。
今年,我的母親終於願意周休二日,放手她的女兒能在周末照顧自己的三餐,不回家吃飯不需要罪惡感了,而我,開始發現,媽媽最期待的,只是吃晚餐時,有人陪她聊天,聽聽她說以前的事,今天發生了甚麼事,我認為不重要的事,常常是她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
家常豆腐
材料:傳統豆腐兩塊、太白粉、肉末、蔥末、醬油(或醬油膏)二大匙、糖一小匙、香油、胡椒粉、少許的水
做法
  1. 傳統豆腐切片,抹上太白粉,鍋裡放油,油熱後放下去煎成兩面呈金黃色後先盛起。
  2. 肉末先加點太白粉攪拌(這樣比較滑嫩),鍋內再放一將點油,將肉末、蔥末下去炒,加入醬油、糖跟一點水,如果使用醬油膏就不必放糖,再將先前煎好的豆腐放入鍋中,讓豆腐吸收鍋內的醬汁(小火就好,以免水分流失),記得豆腐要翻面,才能兩面都吸到醬汁。
  3. 起鍋前加入香油、胡椒粉,再灑上一些蔥末攪拌後即可盛盤上桌
  4. 最後的蔥末可以用九層塔代替,也很有味道。
  5. 這道菜很下飯,也很適合帶便當。